工業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科技部 、交通運輸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務院國資委 、中國科學院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提出到2025年,我國未來產業技術創新 、產業培育 、安全治理等全麵發展 ,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產業規模穩步提升 。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 ,突破百項前沿關鍵核心技術 ,形成百項標誌性產品 ,初步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未來產業發展模式。到2027年 ,未來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部分領域實現全球引領 。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一批新技術 、新產品 、新業態、新模式得到普遍應用 ,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 ,成為世界未來產業重要策源地 。
本文特轉發《意見》一圖讀懂 、專家答記者問及原文 ,幫助您透徹理解相關內容 。
一 、《實施意見》出台的背景 ?
黨中央 、國務院高度重視未來產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 ,“積極培育未來產業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增強發展新動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 、新模式 、新動能 ,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
當前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 ,重大前沿技術 、顛覆性技術持續湧現 ,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融合不斷加深 ,催生出元宇宙 、人形機器人 、腦機接口 、量子信息等新產業發展方向 ,大力培育未來產業已成為引領科技進步 、帶動產業升級 、開辟新賽道 、塑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 。我國具備工業體係完整 、產業規模龐大 、應用場景豐富等綜合優勢 ,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各省(區 、市)積極培育未來產業 ,北京 、上海 、江蘇 、浙江等地出台了培育未來產業的政策文件 。但我國未來產業發展也麵臨係統謀劃不足 、技術底座不牢等問題 。
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 ,加強對未來產業的前瞻謀劃 、政策引導 ,圍繞製造業主戰場加快發展未來產業 ,支撐推進新型工業化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聯合出台《實施意見》 。
《實施方案》的主要目標是如何考慮的 ?
《實施意見》遵循未來產業發展規律 ,從技術創新 、產品突破 、企業培育 、場景開拓 、產業競爭力等方麵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發展目標 。
到2025年 ,未來產業技術創新 、產業培育 、安全治理等全麵發展 ,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產業規模穩步提升 。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 ,突破百項前沿關鍵核心技術 ,形成百項標誌性產品 ,打造百家領軍企業 ,開拓百項典型應用場景 ,製定百項關鍵標準 ,培育百家專業服務機構 ,初步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未來產業發展模式 。
到2027年 ,未來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部分領域實現全球引領 。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一批新技術 、新產品 、新業態 、新模式得到普遍應用 ,重點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 ,培育一批生態主導型領軍企業 ,構建未來產業和優勢產業 、新興產業 、傳統產業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 ,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 ,成為世界未來產業重要策源地 。
《實施意見》如何部署前沿技術催生未來產業 ?
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是前沿技術的創新突破 ,《實施意見》按照“技術創新—前瞻識別—成果轉化”的思路 ,提出推動前沿技術產業化的具體舉措 。
一是抓創新 。麵向未來製造 、未來信息 、未來材料 、未來能源 、未來空間 、未來健康等6大重點方向 ,實施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和重大科技攻關 ,發揮國家國家實驗室 、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作用 ,鼓勵龍頭企業牽頭成立創新聯合體 ,體係化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二是精識別 。打造未來產業瞭望站 ,跟蹤重點領域科技發展動向 ,聚焦前沿熱點 ,利用人工智能 、先進計算等技術 ,精準識別具備高水平技術突破 、高潛能產業化前景的技術創新 。三是促轉化 。定期發布前沿技術推廣目錄 ,高水平建設未來產業成果“線上發布大廳” ,打造產品交易平台 ,舉辦成果對接展會 ,提供精準對接 。高水平建設技術市場和科技企業孵化器 ,高效整合創新優勢資源 ,推動先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如何構建未來產業體係和發展生態 ?
《實施意見》圍繞技術供給 、產品打造 、主體培育 、豐富場景 、支撐體係等方麵 ,構建未來產業的發展生態 。
一是強化技術供給 。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領軍企業作用 ,加快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突破 ,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二是打造標誌性產品 。突破下一代智能終端 ,發展適應通用智能趨勢的工業終端 、麵向數字生活新需求的消費級終端 、智能適老的醫療健康終端和具備爆發潛能的超級終端 。做優信息服務產品 ,發展下一代操作係統 ,推廣開源技術 。做強未來高端裝備 ,突破人形機器人 、量子計算機等產品 。三是壯大產業主體 。引導領軍企業前瞻謀劃新賽道 ,實施中央企業未來產業啟航行動計劃 。建設未來產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 ,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巨人”企業 。依托龍頭企業培育未來產業產業鏈 ,建設先進技術體係 。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 ,推動產業特色化集聚發展 。加強產學研用協作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產業鏈上下遊協同創新的生態體係 。四是豐富應用場景 。圍繞裝備 、原材料 、消費品等重點領域 ,麵向設計 、生產 、檢測 、運維等環節打造應用試驗場 。加快工業元宇宙 、生物製造等新興場景推廣 。依托載人航天 、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和項目場景 ,加速探索未來空間方向的成果創新應用 。定期遴選發布典型應用場景清單和推薦目錄 ,通過標杆示範 、供需對接等方式建設標誌性場景 。五是優化產業支撐體係 。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 ,統籌布局未來產業標準化發展路線 ,加快重點標準研製 。同步構建中試能力 ,為關鍵技術驗證提供試用環境 ,加快推進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大力培育未來產業領軍企業家和科學家 ,優化鼓勵原創 、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環境 。深入推進5G 、算力基礎設施 、工業互聯網 、物聯網 、車聯網 、千兆光網等建設 ,構建高速泛在 、集成互聯 、智能綠色 、安全高效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
為推動重點任務實施 ,《實施意見》提出哪些保障措施 ?
《實施意見》從統籌協調 、金融支持 、安全治理 、國際合作等四方麵提出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 。加強部際協同 、央地協作 ,以實施意見為指南 ,圍繞腦機接口 、量子信息等專業領域製定專項政策文件 ,形成完備的未來產業政策體係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 。帶動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完善金融財稅支持政策 ,鼓勵政策性銀行和金融機構等加大投入 ,引導地方設立未來產業專項資金 。三是強化安全治理 。堅持包容審慎的治理理念 ,加強倫理規範研究 ,科學劃定“紅線”和“底線” ,構建鑒別-評估-防禦-治理一體化機製 。四是深化國際合作 。鼓勵國內企業與研究機構走出去 ,鼓勵跨國公司 、國外科研機構等在我國建設前沿技術研發中心 ,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合作 ,積極貢獻中國產品 、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
工信部聯科〔2024〕12號
各省 、自治區 、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 、教育 、科技 、交通運輸 、文化和旅遊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院院屬各單位 ,各省、自治區 、直轄市通信管理局 ,有關中央企業 ,各有關單位 :
未來產業由前沿技術驅動 ,當前處於孕育萌發階段或產業化初期 ,是具有顯著戰略性 、引領性 、顛覆性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新興產業 。大力發展未來產業 ,是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 、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 ,圍繞製造業主戰場加快發展未來產業 ,支撐推進新型工業化 ,現提出如下意見 。
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完整 、準確 、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統籌發展和安全 ,以傳統產業的高端化升級和前沿技術的產業化落地為主線 ,以創新為動力 ,以企業為主體 ,以場景為牽引 ,以標誌性產品為抓手 ,遵循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規律 ,加強前瞻謀劃 、政策引導 ,積極培育未來產業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為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二 、基本原則
三 、發展目標
四、重點任務
1.加強前瞻謀劃部署 。把握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 ,重點推進未來製造 、未來信息 、未來材料 、未來能源 、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六大方向產業發展 。打造未來產業瞭望站 ,利用人工智能 、先進計算等技術精準識別和培育高潛能未來產業 。發揮新型舉國體製優勢 ,引導地方結合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 ,合理規劃 、精準培育和錯位發展未來產業 。發揮前沿技術增量器作用 ,瞄準高端 、智能和綠色等方向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提供新動力 。
2.提升創新能力 。麵向未來產業重點方向實施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和重大科技攻關工程 ,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發揮國家實驗室 、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作用 ,加強基礎共性技術供給 。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 ,集聚產學研用資源 ,體係化推進重點領域技術攻關 。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 ,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 ,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舉辦未來產業創新創業大賽 ,激發各界創新動能 。
7.培育高水平企業梯隊 。引導領軍企業前瞻謀劃新賽道 ,通過內部創業 、投資孵化等培育未來產業新主體 。實施中央企業未來產業啟航行動計劃 ,加快培育未來產業新企業 。建設未來產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 ,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巨人”企業 。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快速發展 ,培育多元化的未來產業推進力量 。
8.打造特色產業鏈 。依托龍頭企業培育未來產業產業鏈 ,建設先進技術體係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 ,結合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 ,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 ,推動產業特色化集聚發展 。創新管理機製 ,建設數字化的供應鏈產業鏈 ,促進創新資源匯聚 ,加速數據 、知識等生產要素高效流通 。
9.構建產業生態 。加強產學研用協作 ,打造未來產業創新聯合體 ,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產業鏈上下遊協同創新的生態體係 。強化全國統一大市場下的標準互認和要素互通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構建產品配套 、軟硬協同的產業生態 。
五、保障措施
來源 :工信部